布朗族传统节日

布朗族有哪些特点

  布朗族的丧葬习俗各地基本相同、人死后。请佛爷或巫师念经驱鬼,三日内出殡,一般村寨都有公共墓地,并以家族或姓氏划分开来!通行土葬、但凶死者、有的地方施行火葬! 布朗族是一个6361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常用歌舞来欢度隆重的节日。并用各种乐器伴奏,同时还有武术!杂耍来助兴。 布朗族青年从小就要学唱各种曲调,弹奏各种乐器!布朗族的乐曲曲调分为甩,宰!索,缀四种、其特点是甩调激扬抒情、宰调欢快活泼,索调适合唱习俗歌曲。以小三弦伴奏!缀调颂扬民族英雄人物、以及蓬勃向上的新生活。用于盛大歌会中的对唱!领唱者常根据场面即兴编增歌词内容! 布朗族舞蹈有7094喜庆舞蹈和佛礼舞蹈?舞蹈称呼各地不同,西双版纳称“跳摆”!施甸、镇康称“打歌”。云县。景东、墨江称“跳歌”,“跳歌”是又跳舞又唱歌之意、由于布朗族男子多喜好武术、因此,武术又常常和歌、舞融为一体!如长刀舞、甩棍舞、拳术舞等等。动作利索,刚劲健美。西双版纳布朗族的《象脚鼓舞》!《拍手舞》,《猴舞》!《采茶舞》等多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舞姿优美!欢快!生动逼真。 布朗族的舞蹈是全民性的。白发老者,少4399年儿童只要闻听竹笛响,便会翩翩起舞,而年轻人3235特别喜欢跳“圆圈舞”、先由能歌善舞的小伙子领舞!伴随着铓锣、象脚鼓的节奏、姑娘们,小伙子们围成一个圆圈,双膝微微起伏?柔软的双手在肩两侧或前或后轻盈翻舞、边舞边向反时针方向移动脚步、同时、一群小伙子在圈内有节奏的作虎步跳跃,时而分散到姑娘面前与姑娘轻声对歌!时而又聚拢、作虎跳状。如此循环反复,尽情抒发心中的喜悦!。

传统节日有哪些传说

  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是中国七大传统节日、     春节相关传7479说     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百姓。      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     只有村东头一2504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2958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惊惶失色,狼狈而逃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9319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噼里啪啦"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7060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走亲访友!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7081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清明节的由来与传说:     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1781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三元水法风水水口图解

《阅读理解》 泼水节是傣族,阿昌族,德昂族,布朗族,佤族等西南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是傣历年新旧

  泼水节,壮族三月三,三元派风水 特点

传统节日的对于我们的意义

中华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千百年来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它以一种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形式!来展示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表达着对美好的理想,智慧与伦理道德的追求和向往!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载体、在当今0987世界多元文化并存,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形势下。我们用现代社会的理念和视角!揭示传统文化的1681内在价值,发挥!拓展和强化其功能,对于保持民族特色!弘扬民族精神、2777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大意义! 一、对传统节日主题的提炼 中华传统节日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这些节日依讬自然规律的变化、连线起来就是一幅丰富而浪漫的历史文化长卷、多姿多彩、令人陶醉。当我们以感恩。平和、虔诚的心态来解读这幅画卷的时候。会发现其中有取之不尽的惊喜与愉悦、因为。所有的节日都被赋予无限的内涵。无一例外1148地充满着诗情画意!表现出趋利避害的自然本能、表现出智慧,聪明与机敏、并将其发挥得淋漓尽致、将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等民族感情给予了鲜活的展示和充分的表达。表明中华民族是一个极富责任感!极富想象力和极浪漫的民族!这就是传统节日得以传承千百年的内在动力和永恒的魅力所在, 对各节日的主题作以简要的分析: 春节——传统节日的开篇之作!是我们全世界华人心中最重要,最隆重的节日。从过小年开始到大年三十除夕夜!从初一到初七再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5078每一天都有它独特的内涵。在这个过程中。春节有开始,有尾声。有思想,有仪式、有对遥远过去的追忆,也有对美好愿景的展望!通过无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谱写了合家团圆。辞旧迎新的篇章。这样的节日3841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它揭示着中华民族的传统和传统的力量! 清明节——具有独特的人文景观、它是一个庄重的日子,祭祖扫墓,一家人、一族人乃至整个民族,追贤思孝,认祖归宗!在天空清!大地明的清明时节、站立在墓前,是无0812尽的怀念。面对祖先的坟墓!在离祖先最近的地方?与自己的亲人,祖先!先民对话:告慰故人!也告慰自己!求得内心的宁静与平和,将心灵得到释放、同时。收获一种寄讬、是中国人特有的3725精神生活!从祭奠亲人的扫墓活动,祭祀祖先和民族始祖的祭祖活动。发展扩及缅怀英杰!包括民族英雄,杰出历史人物,革命先烈,我们经常说、清明到、儿尽孝,我们要孝顺父母!懂得感恩!不能忘本!内在是孝道的传递。弘扬。以及亲人之间的情感联络、这表现了强烈的道德感、首先是爱惜自己的身体!这是孝的表现、进而是孝敬祖先!忠于民族等等。我们民族忠与孝的6344传统就得以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同时!它又是一个欢快的节日、春游踏青,播种希望!“风光烟火清明日、歌哭悲欢城市间”。在春回大地,万物复甦的特5679定时空中,慎终追远!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由此、增强人们对生命过程,生命意义的认识!这也是对青8562少年认识人生?思考人生的教育。人有生有死!人死了。活着的人要纪念他。更要很好地活下去。这就是中华民族极为豁达。乐观的生死观!我们要把这些仪式与传统2911坚持下去!成为一种自觉。最1756终会成为一种可歌可泣的传统文化, 端午节——最具有内涵和活力的节日!它本质上蕴含着屈原强烈的爱国主义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包含着人们对屈原所代表的民族品格的一种追求,包含着人们对屈原所代表的民族品格的追求,端午吃粽子是其节日的象征物、而龙舟竞渡则是其最具活力的体现?展示的是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记忆。 七夕节——一个象征着美好爱情的节日!我们都熟悉牛郎织女鹊桥相见的故事、这一传诵千年的佳话!将中华民族的爱情理念给予了最完美的诠释!“在天愿作比翼鸟饥丁观股攥噶......馀下全文>> 。三元玄空乾山巽水法

土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有哪些

  土族的传统节日及风俗习惯   1,春节是土族人最热闹隆重的节日之一!节日前十多天就开4589始准备、打扫房屋、缝制新衣、杀猪宰羊、烙炸年馍。酿造青4910稞酒等   2、重阳节   青海省土族每值农历九月初九凌晨便携带柴火。酒食等!成群结队。去郊外登山!   3。送灶神是青海省土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腊月二十四日举行!届时人们将黄泥抹在厨房的墙壁上,上面点一些 白点即是灶神!   4。跳神会是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东瀛姚马庄一带土族传统节日,每年农9288历 三月初三举行!   5。佑宁寺法会又称六月法会。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土族传统宗教节日、每年农历六月初二到初九日在佑宁寺举行、   6,元 夜节又称上元节。灯节,西宁市附近及乐都县土族1579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届时要进行“跳火牙”,收瘟,观灯等活动、   7!灯会是青海省民和一带土族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   8!冬至节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的土族!每年冬至日早晨各家吃一顿油饼和“旗子”。   9。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土族人家男女老少带上早已准备好的白面馍。长面条,凉粉等到草滩或树林中游玩吃喝!   10。祭祖节是靑海省乐都!民和一带土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底至四月初举行!届时各家携3869带馒头?酒。奶茶。猪肉!果品!菜肴等上坟祭祖!!三元玄空些子法立法窍

藏族传统节日是什么

  这个月就是斋月。三元玄空分金

我国三大传统节日

  春节呀。中秋节呀、还有就是端午节呀!三元玄空地理堂奥

中国传统节日的日期和习俗

  我国的传统节日目前主要有八个、下面按照日期次序,将每个传统节日的日期、相关习俗。相关诗歌名句摘录如下、供楼主参阅。     1. 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公历2月2日)、除夕人们往4508往通宵不眠!叫做“守岁”、除夕这一天,家3561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描写除夕的诗句有: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2.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公历2月3日)!春节习俗,一般以吃年糕,饺子,汤圆、大肉丸!全鱼。美酒,苹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肴馔为主。并伴有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门神钟馗)。包饺子贴剪纸,贴窗花、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送年礼。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描写春节的诗句有: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公历2月17日)!正月是农6774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描写元宵节的诗句有: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4. 清明节——农历三月初三(公历4月5日)!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描写清明节的诗句有: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公历6月6日)、这一天的活动现在逐渐7622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放黄烟子。吃十二红!描写端午节的诗句有: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8855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3150直臣冤?     6. 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公历8月6日)!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在这一天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陈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描写七夕节的诗句有:   七夕   【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6459期又一年,     7.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公历9月12日)!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轻松的欢娱。“民间拜月”则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描写中秋节的诗句有: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8.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公历10月5日)、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联系的有赏菊赋诗。插茱萸,吃重阳糕等风俗!描写重阳节的诗句有:   九月九日忆山东......余下全文>>,三元玄空大卦

总工会规定的七个传统节日有哪些

   应该是国家规定的节假日一共为七个:即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 中秋节, 国庆节,   节假日并非全国总工会规定,只不过是全国总工会规定了法定节假日可发少量慰问品。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三元玄空大卦学布朗族传统节日

壮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壮族有以下传统节日   一 ,三月三,是广西汉、壮,瑶。苗、侗,仫佬,毛南等民族最隆重的节日、2014年确定为广西传统习惯节日并放假两天! 其中“三月三”歌圩普遍流行于壮族地区、其中尤以红水河,左右江流域最为常见,每场歌圩人数少则几百人?多则数千甚至数万人!   二,春节,壮族的春节从大年三十至正月初一!初二。共三天!但初三至初五仍算春节期。它是壮族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一般从腊月二3323十三起就开始做准备。家家户户搞卫生!缝制衣裤。购买年货,张贴对联,制作糕点、杀猪!包粽子,放鞭炮。穿特殊的服装,春节又是个团圆的日子、凡是在外6334面工作的人!一般都赶在年三十之前回家团聚!吃团圆饭,   三,初一初二,凡来客必吃粽子,壮家的粽子是较高贵的食物,粽有大有小。大的一二斤重。小的二三两!还有一种叫“风莫”(特大粽子)的、重达一二十斤!   四,陀螺节,在广西壮族聚居的地方。每年都举行一次有名的体育盛会——陀螺节、 时间是由旧历年3072除夕前两三天至新年正月十六日。历时半个多月,陀螺,壮语叫“勒江”。它有大有小,有轻有重。有大如河田柚的、重一斤左右、有小如鹅蛋的,也有二三两、据说打陀螺自兴起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   五,陇端节, 是云南文山富宁县及附近壮族的传统节日,“陇端”(壮语!赶田坝之意),是壮语译音、意为到宽阔平坦的地方去相聚、相传这个节日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原是为了纪念民族英雄侬智高于公元1052年4月起兵反对宋王朝的事迹,陇端节已发展成为富宁县以及邻近一带壮!瑶!苗,彝!汉各族人民进行物资交流。共同欢庆的传统节日。   六,吃立节、是广西西龙州县,凭祥市一带壮族特有的节日,“吃立”壮语意为“欢庆”,壮族人民素有欢度春节的传统、但在1894年春节来临之际。法国侵略者侵略我边境。为了打击侵略者!青壮年奔赴疆场!英勇杀敌、保卫了家园!正月三十日,出征的将士凯旋归来,乡亲们杀6746鸡宰羊?做糯米粑。盛情款待、共同欢庆胜利,补过春节,从此以后逐渐形成吃立节。节日期间!人们舞狮子。耍龙灯,唱歌跳舞,热闹非凡!   七,娅拜节,云南省富宁县剥隘镇者宁!索乌一带的壮族!每年四月属兔那一天!都要杀一头牛、一口猪,两只鸡和四十八尾鱼、到娅拜山去。奠祭壮族妇女娅拜(有传说为侬智高母亲)、那天!男女老少都到场、礼仪十分隆重。相传娅拜是一个壮族山寨的头领、她率领壮家百姓同官兵打仗。失败后被残杀,众人把她埋葬到高山之巅,并将此山叫作娅拜山、每年到娅拜遇难之日、壮族人民就杀牛宰猪去祭奠她!这样年年祭奠?从未中断、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个节日——娅拜节!   八,壮年在壮语中叫“将也益”,而春节叫“将昆”即汉族节、壮年以农历十二月为岁首。十一月末日为除夕,习惯叫“崴谊久”!意为过二九(不管月大月小。都如此称谓),是日。全寨集资买猪?(有的村寨按户轮流专门喂养社猪)宰杀敬祀社王、祈求保佑五谷丰登!,三元玄空大卦秘传


布朗族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有哪些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