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是什么节日

汉族有什么节日

  汉族传统节日   春 节 旧时称为元旦、俗称过年,时间从初一至十五日。3453初一零时起各家各户燃放鞭炮,辞旧迎新,天刚破晓!乡间妇女到井(河)边“抢新水”。这一天。一般不走亲访友、不杀生。有的人吃斋!城乡都有贴春联,贴门神的习惯,人们出门相遇。互道“新年好”。“恭喜发财”。从年初一开始、城内就开展舞龙舞狮活动,舞龙的标名“祥龙”?舞狮的叫“瑞狮”、龙狮出发前就给各商号,大店送帖,通知有龙狮队来拜年!龙狮7983队一到门前,店主先在旁边放一串鞭炮!待大狮靠后。小狮子上前时,便燃放鞭炮向小狮子掷去,俗称“烧狮”、烧完狮后、武术队上前表演武术!接着户主在高楼窗口伸出一条竹杆,挂着一个大“利是”连同一棵生菜、让舞狮的人边舞边爬着自带的大竹篙!或叠成人梯!到顶上由狮子衔取,俗称“抢青”、取下“利是”。又燃放一串鞭炮,以示送行,3645也有入屋舞狮的!名曰“扫荡”,意为把污晦邪气扫掉、每年舞狮舞龙活动持续到元宵节,乡村中的青年男女多结伴到外游玩。观看舞春牛和其他娱乐活动。年初二!各家各户清早起来杀鸡0516热粽供神?叫做接财神!乡间称为祭、即“开年”!亲戚朋友互相来往拜年,一般是晚辈携带礼品到长辈家里拜年?出嫁的女子也在这天偕丈夫和孩子一起回娘家贺年,所携带的礼品须有大阉鸡。外家也备粽子,年糕、米花糖!油糍粑等食品回送,名曰“送年茶”,初七是人日!老人说这是众人的生日、这天早上,各家各户煎年糕、炒粉利,热粽子吃、晚上还杀鸡饮宴!乡间在十二日。十三日这两天!欢聚在庙里观看演春傩和师公戏、十五日元宵节,乡间杀鸡备肉祭祖先!合家饮宴。城里闹花灯、白天有“偷青”之俗。即到别家0518的菜园里偷摘青菜、特别喜偷葱!蒜或芹菜,认为吃了会聪明伶俐和勤恳。2438据说如果偷青时被人发现叫骂。那么身上的晦气就转到那骂人的身上了!所以园主就是看见了也不吱声、   土地诞节 二月初二,乡间汉族杀鸡杀鸭去祭田头和到福德祠(即土地庙)拜土地爷。上尧一带汉人在这一天、把土地公神位安立于村前溪水出口处拜祭,以保佑村中财气不外流,城市里一般都在自家门前脚下用红纸写上“门官4569土地之神位”?作为土地爷来供奉,   清明节 清明前后几天、各家各户做五色糯饭,备上祭品去拜山(即扫墓)!以祭祀先人,现在人们还到烈士陵园,烈士纪念碑扫墓,缅怀革命烈士的光辉业绩。   糍粑节 四月初八!邕州官话有句民谚:四月八,吃“腊萨”(即垃圾)。相传此日又为神农6833药王诞期!神农氏尝百药、治百!

汉族节日有哪些

  汉族的节日很多、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元宵节。中秋节等等!灶台的位置与住宅风水

汉族有哪些特殊的节日

  汉9997族人民自古以来就有自己的节日,有的一直延续至今!6998有的则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淡化了,汉族的节日很多,主要有腊祭,祭灶,春节,元宵!社日。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等!在诸节日中、以春节最隆重,“春节”又称为过年!是汉族人千百年来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过年时!除夕要守岁!初一要拜年。   汉族的春节习俗!2579一般以吃年糕?饺子、糍粑!汤圆!荷包蛋。大肉丸。全鱼!美酒,福橘、苹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肴馔为主,并伴有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门神钟馗),贴剪纸。贴窗花,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守岁!拜年,给压岁钱,走亲戚。送年礼!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跳钟馗等众多活动?极尽5693天伦之乐!中国人过春节还有挂中国结的习惯?大年三十之前天津人有到古文化街乔香阁请中国结的习俗、取乔香纳福之意,温州人有去自己的信教虔诚祈祷,希望能够在新的一年里!与家人一起获得幸福!其中。多为佛教,   立春是汉历(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也是春季的第一天,预示着一年农事活动的开始。历来为汉族人民所重视!早在宋代、立春习俗就已十分丰富了!   又称为“上元节”!上元佳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   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汉历(农历)正月十五“是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汤圆赏月、后来节日名称也演化为“元宵节”!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社日是古人祭祀社神的节日!从天子到百姓都要封土立社加以祭祀,据《礼记.祭义》记载、天子为天下百姓总立的社称“太社”。为自己立的社称“王社”。诸侯为封国内百姓总立的社称“国社”。为自己立的社称“侯社”。大夫以下不为自己立社!而是联合其邑里的群众共立一社,称“置社”!这样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社供官员百姓祭祀、   龙抬头:又名中和节!《燕京岁时记》说:“二月二日、古之中和节也,今人呼为龙抬头?”节期以观测东方苍龙七宿在天空中的位置而定。从天象上看,每当春分时刻。黄昏时角宿出现于东方地平线。而其它六宿尚隐于地平线下。故名龙抬头、   夏至日、苍龙七宿位8059于正南,秋分后潜于地平线下直至来年春分!故《说文解字》释龙“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由于一年中。灶台的摆放

万圣节是什么节日,美洲万圣节节日活动

  在西方国家,每年的10月31日!有个“Halloween”!辞典解释为“The eve of All Saints'Day”!中文译作:“万圣节之夜”,万圣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这一夜是一年中最“闹鬼”的一夜、所以也叫“鬼节”。     万圣节由来:     两千多年前,欧洲的天主教会把11月1日定为“天下圣徒之日” (ALL HALLOWS DAY) !“HALLOW” 即圣徒之意!传说自公元前五百年!居住在爱尔兰、苏格兰等地的凯尔特人 (CELTS) 把这节日往前移了一天!即10月31日、他们认为该日是夏天正式结束的日子、也就是新年伊始。严酷的冬季开始的一天。那时人们相信! 故人的亡魂7761会在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寻生灵、借此再生、而且这是人在死后能获得再生的唯一希望,而活着的人则惧怕死魂来夺生,于是人们就在这一天熄掉炉火。烛光,让死魂无法找寻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死人之魂灵吓走。之后、他们又会把火种烛光重新燃起。开始新的一年的生活、传说那时凯尔特人部落还有在10月31日把活人杀死用以祭奠死人的习俗,     到了公元1世纪。占领了凯尔特部落领地的罗马人也渐渐接受了万圣节习俗!但从此废止了烧活人祭死人的野蛮做法?罗马人庆祝丰收的节日与凯尔特人仪式结合?戴着可7923怕的面具!4720打扮成动物或鬼怪!则是为了赶走在他们四周游荡的妖魔,这也就是今天全球大部分人以古灵精怪的打扮!来庆祝万圣节的由来、时间流逝!万圣节的意义逐渐起了变化、变得积极快乐起来,喜庆的意味成了主流,死魂找替身返世的说法也渐渐被摒弃和忘却。到了今天。象征4521万圣节的形象,图画如巫婆、黑猫等!大都有友善可爱和滑稽的脸,、灶台的方位

汉族的服装是什么样子的?

  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束腰,用绳带系结、也兼用带钩等,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这些特点都明显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服饰、 汉服有礼服和常服之分,从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襦裙”制(襦,即短衣)等类型, 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袍服(深衣)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则为妇女喜爱的穿着、普通劳动人民一般上身着短衣,下穿长裤,配饰头饰是汉族服饰的重要部分之一,古代汉族男女成年之后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上。以笄固定! 男子常常戴冠、巾,帽等、形制多样、女子发髻也可梳成各种式样,并在发髻上佩带珠花!步摇等各种饰物!鬓发两侧饰博鬓,也有戴帷帽。盖头的, 汉族人装饰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喜饰玉佩玉, 【汉服的风格与特色】 汉族服饰的风格是怎样的呢,如果我们把汉族同欧洲民族相比的话,我们会发觉二者在许多方面都呈现明显的不同,汉族服饰几千年来的总体风格是以清7250淡平易为主。汉族古代的袍服最能体现这一风格、这种袍服的主要特点是宽袍大袖!褒衣博带、形制虽然简单。但一穿到人身上便各人各一样。神采殊异,可塑性很强!我们现在虽然不能见到这种服装的千姿百态的原型,但我们还是可以从汉代的帛画和魏晋隋唐遗留下的一些人物画中窥其神貌之一二——形制简单的汉装大衣附着在不同体态的人物身上顿时具有了一种鲜活的生命力,5121线条柔美流畅?令人浮想联翩。朴素平易的装束反而给他们增添了一种天然的风韵、袍服充分体现了汉民族柔静安逸和娴雅超脱。泰然自若的民族性格、以及平淡自然!含蓄委婉,典雅清新的审美情趣! (1)历史性 剃发易服的暴力强制已经消失。汉服趋向于复兴, (2)传承性 传承性即汉服历史具有传承性!在这漫长的时间中。汉服历史的发展一直遵循着代代相传。世世相袭的特点,这体现了汉服历史发展的传承性, (3)多样性与同一性 多样性与同一性是指汉服款式的多样性与汉服型制(或样式)的同一性、作为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事物!汉服从来就不是一种款式,“上衣下裳”、“深衣”、“襦裙”等丰富多彩的款式体现1102了作为一种悠久的民族服饰应有的多样性,虽然汉6445服历来款式丰富!但汉服的基本形制(或样式)“交领右衽!不用扣子、而用绳带系结”的特点却6619是千古未便的?这就是3667汉服的同一性,同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是汉服的一大特色! (4)完备性 完备性是指汉服自身内部体系的完备性,5802经过千年的发展,汉服已经是一种成熟的服饰了。它不但内部种类丰富。工艺考究。而且汉服的配饰也非常繁多而丰富。 (5)相融性 相融性是指汉服与传统文化的相融性,汉服在很大程度上就已经被视为正宗传统文化的象征了!而且汉服本身就处处体现着传统文化,汉服与传统文化是和谐的一家! 【历史发展】 汉服即汉族服饰的简称:主要是指清代以前,在文化发展和民族交融过程中形成的汉族服饰、 汉服作为一种独立服饰体系,在历史的传承与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民族风貌?即已形成了鲜明的风格特色!并且明显区别于我国其它民族!及世界任何一个民族的传统服装!更与现代服饰在制式风格上有着质的不同! 汉族服饰博大精深!因为其历史悠久!应用地域广泛。并在不断的创新与融合中发展演变。使得对中国服饰研究较少的人难以把握、而作为一个大的服饰体系、不能仅以表象和简单的制式来界定汉服、而应以其主导风格为界定标准、 所以汉服的界定标准可以用以下文字进行表述:“上溯炎黄、下至宋明、以汉族(先秦时则为华夏族)人民所0286穿着的服饰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成的一种明显具有独特风格的一系列服饰的集合,”   希望采纳。灶台石材颜色风水禁忌

三月十四日是什么节日

  一些国家的传统是这样的: 2月14日如果收到了别人给的情人节礼物!在3月14号白色情人节就要回送那个人以表示你接受他或者感谢他! Valentine(圣瓦伦丁)这个英文字的字义是数个圣人名字、 最有名的两位殉教者均为克劳第斯(Claudius)帝时代的人! 纪念日为2月14日、 (St. Valentine's Day)圣瓦伦丁纪念日除了被认为是鸟类选择伴侣和交配的日子外, 亦可解释为情人节所选出的情人、 亦或在情人节通常以带有伤感或滑稽之内容来赠送恋人的匿名信或卡片、 还有就是情人节所送的礼物! 你知道什么是"白色情人节"吗、 听过西洋情人节。 也听过七夕情人节。 那么你知道什么是"白色情人节"吗! 其实、 这是有关于日本的民间传说: 二月十四日原本是女孩子对男孩子诉诸情意的日子, 由女孩子送情人礼物给男孩子! 但是渐渐发展到最后、 已经不分彼此! 现在的情人节由谁主动送礼物已经不重要了! 在日本如果一方在二月十四日当天收到异性送的情人礼表达爱意!而且对对方也有同样的好感或情意时。 就会在三月十四日回送对方一3718份情人礼物! 那就表示今年彼此已经心心相印了、 所以他们就把三月十四日这一天、 定为"白色情人节"、 如果你也收到一份期待的情人礼物, 那何妨趁着"白色情人节"这一天让对方也感受到你的爱意呢、!灶台背靠厕所风水

6月六日是什么节日

  6月六日6241是全国爱眼日?芒种节,、灶台背面是卫生间风水

六月六号是什么节日

  今天是公历2012年6月6日,星期三,农历2012年04月(闰)17日。岁次为:壬辰年。生肖属龙!丙午月。戊戍日, 节日(或节气)为:爱眼日   求采纳!灶台色彩风水

汉族的主要节日大都定型于哪个朝代

   大体说来、中国节日经历了五个发展时期:   1.先秦发生期!就节日风俗而言!许多节日元素早在远古时代已经出现了萌芽。流传至今的春节,上巳、端午、中秋!冬至等节日元素。先秦时代大部分已经形成!但当时的节日比较少。内容不够丰富、时间也不那么固定?节日习俗大都建立在原始崇拜基础上,信仰色彩浓厚、同时、节日大多是一7611些需要防范!禁忌的日子!如春节避山魈恶鬼、上已禊祓,端午划龙舟等!   2.汉代定型期!汉代,中国主3362要节日如除夕。元旦,元宵!上巳、寒食。端午,七夕、重阳等都已9755基本定型。一方面、一些历史人物如屈原!介子推等成为某些节日的纪念人物、取代了原始崇拜和信仰。增强了节俗的人情味和真实感,另一方面!在节俗自身的发展中!一些风俗上升为礼俗,一些礼俗变为风俗、风俗和礼俗融为一体!被人们约定俗成地接受并沿袭下来、形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3883:首先、汉代大一统局面的出现、促进了各地区风俗的融合、先秦时期的荆楚文化圈、巴蜀文化圈。吴越文化圈、齐鲁文化圈!秦文化圈等。到汉代逐渐融为一体,强有力的国家政权对0778节日风俗的统一起了重要促进作用?其次。汉代节日定型与当时科学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尤其是“太初历”0032确立了以建寅月为岁首!打破了先秦时代的原始崇拜信仰!为节日风俗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此外!汉代儒家独尊地位确立以后。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对节日风俗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今天!许多节日礼俗大多可以在汉代找到它的源头,   3.魏晋南北朝融合期!这个时期的民族大迁徙,大融合。推动了民族文化的大交流。促进了节日文化的融合与发展、这种融合与发展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的推动力:一是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带来了节俗文化中那些杂技游艺成分,如骑射、蹴鞠等!二是宗教信仰与节日相结合、使节日更2820加深入人心!推动了节日的传播和发展,道教讲究阴阳?以奇数为阳!节日中多取奇数!为吉利的象征!如一月一日,三月三日、五月五日、七月七日!九月九日!五月五日又叫天中节!体现阴阳均衡之意,十二月八日“腊八节”,佛教谓是日2702佛祖成道,制粥舍众、此传说传到民间以后,形成了吃3146腊八粥习俗!三是魏晋玄学和清谈之风对节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宴饮游乐方面,如高谈饮乐、诗酒风流等,为这一时期的节日风俗增加了新的内容!   4.5987唐宋高峰期!唐宋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促进了节日文化的发展!其主要特点是:民俗节日从禁忌迷信的神秘气氛中解脱出来,向礼仪性!娱乐性的方向发展,演变成为真正的良辰佳节。春节放爆竹原是一种驱鬼手段、此时变成了欢乐的象征,元宵节祭神灯火变成了游艺观灯活动,中秋节祭月变成了赏月!重阳节由登高避灾演变为秋游赏菊,在节日风俗的演变中。还增添了许多文化娱乐活动!如放风筝,拔河等等。节日内容日益丰富多彩。把节日民俗活动推向了高峰,   5.明清稳定期。唐宋以后!节日的发展比较平缓。辽,金、元时期、融入了一些少数民族习俗,明清时期、节日风俗出现了三种变化:一是更加讲究礼仪性和应酬性、如逢年过节。人们出于礼尚往来而互相拜访送礼,二是明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以后!一些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节日风俗逐渐被人们所冷淡!如祭土地神习俗已不像先前那样受到重视,三是游乐性继续发展!如元宵节观灯,明代由宋代的5天增加到10天。昼市夜灯,热闹异常,满清入关以后。又增加了舞狮!舞龙、旱船、高跷!秧歌,腰鼓等“百戏”活动!但从总体说来!这一时期的节日风俗没有太大的变化!!灶台那个方位最好汉族是什么节日

六月十七号是什么节日

  2015-06-17 星期三   五月初二乙未年 【羊年】壬午月 甲子日   世界防治荒漠化日和干旱日?灶台靠窗如何化解


汉族是什么节日、汉族节日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