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民风民俗有哪些

苗族民风民俗五十字

  苗族习俗     苗族十分注重礼仪。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若是远道来的贵客!苗族人习惯先请客人饮牛角酒!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9797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纪最4720小的客人!有的地方还有分鸡心的习俗!即由家里年纪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鸭心拈给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须把鸡心平分给在座的老人。如客4764人酒量小?不喜欢吃肥肉!可以说明情况、主人不勉强,但不吃饱喝足。则被视为看不起主人、   7594苗族讲究真情实意,非常热情!最忌浮4177华与虚伪。主人路遇客人不抢走第一步。不走在前面,交谈中用敬语称呼,迎客要穿节日服装,对贵客要到寨外摆酒迎候、客人到家门,男主人要叫门、告知在家的女主人、女主人要唱歌开3239门迎客,在客人面前!女主人不登高上楼,宴会上以鸡。鸭待客为佳肴、尤以心,肝最贵重,要先给给客人或长者、客人则分给众人享用、次序是先长后幼。客人不要称主人“苗子”!他们喜自称“蒙”。!

关于月亮的民风民俗

  在威宁彝族回族自治县的苗族男女青年中,流传着一种传统的恋爱方式——踩月亮?这里的踩月亮与黔东南的“游方”大同小异!   踩月亮就是每当清风明月时。小伙子们拿着芦笙或木叶便走出家门、三三两两地来到山坡或高地上。趁着皎洁的月光,吹起动听的芦笙,木叶。优8270美动听的乐曲呼唤着寨内的姑娘出来赏月、颇有点4498“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味道!小伙子的芦笙或木叶吹 过三遍之后、仍不见姑娘的面、就说明姑娘已有对象或不喜欢这位小伙子?小伙子也不必再吹、若在吹则被认为不礼貌。   乐曲如呼唤来的姑娘,二8669人可通过对歌交谈。次数多了!就产生了感情!感情通过对歌来诉说。爱慕之情通过歌来倾吐、等到二人情意相通时,也就是有了感情基础!可互赠礼物表示定情、一般地说、小伙子送给姑娘的礼物是木梳。口弦或银器之类!姑娘回0321赠的是自己亲手织绣的花布带等。   这种恋爱方式是在月光下进行的饿,故叫踩月亮、   少数民族的祭月拜月习俗   在少数民族中同样盛行这祭月,拜月的风习、云南傣族在中秋之夜!盛行“拜月”风俗,傣族传说,月亮是天皇第三个儿子岩尖变的!岩尖是个英勇刚强的青年、他曾率领傣族人民打败过敌人、赢得了傣族乡亲的爱戴、后来、他不幸死后、变成了月亮!升向天空!继续发出柔和的月光!在黑暗中给傣族人民带来光明。每逢中秋节这天,小伙子一清早就带上火药枪上山打火雀、野鸡,猎取节日野味!姑娘。媳妇们忙着到湖边,池塘里抓鱼!他们都忙着准备节日的晚餐。老阿妈则忙着舂糯米、做大小不同的食物、四只桌角上各放一个糯米圆饼!每个饼上插一炷冷香,待到月亮从山林上空一升起来。就点燃冷香!6518全家大小开始“拜月”。然后,对空鸣2249放火药枪。以示对英雄岩尖的敬意!最后,全家老小欢乐地围坐在小方桌旁?品尝食物!谈笑赏月、尽兴方散、   鄂伦春人祭月时在露天空地放上一盆清水!摆上祭品,然后跪在盆前。向月叩拜,土族人用盆盛清水、将月亮的倒影受到清水盆中,然后,人们不停地用小石子打盆中的月亮!俗称“打月亮”、   广广西西部壮族的“祭月请神”活动更典型。每年夏历八月中旬、有的就在中秋夜!人们在村头村尾露天处!设一供桌,供放祭品和香炉、桌子右边树一高约一尺的树枝或竹枝。象征社树、亦作月神下凡与上天的梯子、这里保存了古老的月亮神话因素?整个活动分为:请0434月神下凡、由一名或两名妇女作为月神的代言人。神人对歌,月神卜卦算命!歌手唱送神咒歌,送月神回天四个阶段、   蒙古族“追月”。、风水改名起名

关于民风民俗的小故事

  8550相传在远古时候、我们的祖先曾遭受一种的野兽"年"威胁。它捕百兽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时!还会闯入村庄?猎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终日。人和"年"斗争了很多年发现、年怕三种东西,红颜色。火光。响声、于是在冬天人们在自家门上挂上红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这天夜里。"年"闯进村庄,见到家家有红色和火光、听见震天的响声、吓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来 为了纪念这次胜利、每到冬天的这个时间,家家户户都贴红纸对联在门上,电灯笼。敲锣打鼓,燃放鞭炮烟花。夜里!通宵守夜、第二天。大清早互相祝贺道喜。这样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就成了"过年"!周易太极图

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如藏族的雪顿节,蒙古族的()傣族的()……许

  依次来顺序:蒙古族(那达慕)傣族(泼水节)北京(四合院)客家(土楼)傣家(竹楼)蒙古族(毡房或者蒙古包)土家族(吊脚楼)!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绚丽多姿、回味无穷,热情好客,属马的家里放什么招财

春节的民风民俗

   春节又称元日,元旦、无正,元辰!元朔、岁旦。岁首!岁朝。新正!首祚。三元或年。过年!为夏历新年的第一天。由于历法不同、各代岁首之日不尽一致:夏代为正月初一。商代为十二月初一!周代为十一月初一!秦代为十1965月初一!汉武帝时又恢复到正月初一,并延续至今!  7085 “春节”。各代所指也有区别。汉代指立春这一天。南北朝指整个春季,到了近代才指正月初一!它是我国历史最悠久、活动内容最丰富,礼仪最隆重!场景最壮观。食品最精致的一个传统节日!全国56个民族中的53个(除去藏!白。傣族)都要举行盛大的家宴或族宴庆贺、故又称“元日大庆宴”。   春节的起源   据史籍记载。春节在唐虞时叫“载”.夏代叫“岁”,商3332代叫“祀”。周代才叫“年”!“年”的本义指谷物生长周期!谷子一年一热,所以春节一年一次、含有庆丰的寓意,又传、春节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的“腊祭”!当时每逢腊尽春来、先民便杀猪宰羊?祭祀神鬼与祖灵、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免去灾祸。他们用朱砂涂脸,身披鸟羽、唱跳吃喝!热闹非凡!至于   互相拜年宴请!则起自汉初!对此《通典》有所记载,   历代春节食俗   ※东汉时期!祭祖是春节的重要活动和习俗。据崔提《四民月令》称:“正月之朔!是为正日,躬率妻孥、洁祀祖祢、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家室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   ※南朝时期。春节阖家互相拜贺、饮宴、并开展娱乐活动,据粱人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钦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还有画鸡、燃爆竹,悬索,乞如愿等游戏、   ※唐宋元明清时期春节食俗中的礼仪成分逐渐加重。据南宋吴自收《梦梁录》记载:“土大夫皆交相贺,细民男女亦皆鲜衣、往来拜节”,《3686梵天庐丛录》记载:“男女依次拜长辈,主者牵幼出谒亲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清波杂志》载:“宋元佑年间。新年贺年、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亲朋拜年,主家必须设宴款待!酒肉异常丰盛!据《嘉泰会稽志》记载:“元旦男女夙兴!家主设酒果以奠、男女序拜!竣乃盛服!诣亲属贺。设酒食相款,日岁假!凡五日而毕、”至清代,《帝京岁时纪胜》云:“士民之家。添衣冠、肃佩带!祀神祀祖,焚楮帛毕。味爽阖家团拜!献椒盘,斟柏酒、扶蒸糕!呷粉羹、出门迎喜。参药庙、谒影堂,具柬贺节、路遇亲友、则降舆长揖、而祝之日新禧!爱吃果实的生肖

苗族有哪些节日

  苗族节日目录   1 主要节日   ▪ 苗年   ▪ 春节   2 龙船节   ▪ 四月八   ▪ 吃新节   ▪ 吃新节   ▪ 芦笙节   ▪ 花山节   ▪ 赶秋节   ▪ 踩鼓节   ▪ 祭尤节   3 其他节日   ▪ 苗年节   ▪ 闹冲节   ▪ 爬坡节   ▪ 游方节   ▪ 姊妹节   ▪ 鼓藏节   ▪ 舟溪芦笙节   ▪ 捕鱼节   ▪ 吃信节   ▪ 砍火星节   ▪ 客家年   ▪ 晾桥节   ▪ 爬山节、痦子和痣的区别面相

中国有哪些传统的民风民俗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   1.春节: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俗称“过年”!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是“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是一年的开始,传统的庆祝活动则从除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每到除夕、家家户户阖家欢聚,一起吃年夜饭、称“团年”。然后一起守岁,叙旧话新,互相祝贺鼓励?当新年来临时、爆竹烟花将节日的喜庆气氛推向高潮。我国北方地区在此时有吃饺子的习俗。取“更岁交子”之意,而南方有吃年糕的习惯、象征生活步步高!守岁达旦,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送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另外、各地还有互相登门拜年。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逛花市,赏灯会等习俗,   2.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0675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2149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3.二月二: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我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4.清明节: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一5712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清明的前一天称寒食节?两节恰逢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桃红柳绿!寒食节的设立是为了纪念春秋时代晋朝“士3313甘焚死不公侯”的介子推,清明3350寒食期间!民间有禁火寒食。祭祖扫墓、踏青郊游等习俗、另4744外还有荡秋千!放风筝。拔河!斗鸡。戴柳!斗草,打球等传统活动,   5.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端五节!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但今天端午节的众多活动都与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举行龙舟大赛,都与悼念屈原有关!同时、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清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   6.七夕节:每年七月初七,天下的喜鹊在银河上搭成一座鹊桥、牛郎和织女才能相见!这个美好的传说始于汉朝!经过千余年的代代相传、深入人心!这一天,民间有向织女乞巧的习俗!一般是比赛穿针引线、看谁更心灵手巧、因此、七夕又叫乞巧节或女儿节!每到七夕将至、牵牛和织女二星都竟夜经天,直至太阳升起才隐退、因而又被喻为人间,受人礼拜的生肖

关于民风民俗的谚语

  民风民俗的谚语推荐参考:   1 二十三灶王爷上天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6253五糊窗户! 二十六炖大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白面发, 二十九贴道友(春联) , 三十合家欢乐吃饺子……”   2. 腊月二十三吃着年糕就数落: 二十四扫房日。 二十五窟窿堵, 3251二十六炖大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白面发、 二十九贴倒有? 三十晚上坐一宿。 初一的饺子! 初二的面、 初三的盒子往家转…… 那年味多浓啊 !   3. 二十三,灶2969王爷上了天! 二十四。写大字! 二十五擂大鼓! 二十六炖大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蒙香斗! 三十晚上坐一宿、 0680大年初一街上走!   4.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糊窗户, 二十六炖大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首,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5. 有一首旧北平的歌谣十分有趣 地道出了当时北京腊月的习俗: 老婆老婆你别馋! 过了腊八9543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日! 二十五糊窗户! 2059二十六炖大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白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宵……   6. 天津年俗文化(年前,年后的习俗)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糊窗户、 二十六炖大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帖吊酉。 三十的夜里闹一宿。 初一饺子初二面? 初三盒子往家转(赚)! 初四烙饼炒鸡蛋! 初五包饺子(捏小人)、    7. “小寒大寒,打春过年, ”民谚如是,童谣也如是: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糊窗户; 二十六,炖大肉;   8.初一饺子初二面。 初三合子往家转! 初四烙饼炒鸡蛋, 初五、初六捏面团! 初七!初八炸年糕, 初九、初十白米饭。 十一。十二八宝粥。 十三!十四窜汤丸厂 正月十五元霄圆、、2017年初一出行方位

苗族有哪些小吃?

  苗族饮食以酸辣为主。食物多采用9337腌制法!蔬菜和鸡鸭鱼肉都喜欢腌成酸辣味的!   特色小吃:油茶,油炸粑粑。血灌汤。辣椒骨、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捣鱼!酸汤鱼等,,五行相克名词解释苗族民风民俗有哪些

苗族历史名人介绍,苗族名人有哪些

  项崇周(1856年—。)又称项四。苗名称年四、云南麻栗坡人。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抗击法国殖民者入侵的民族英雄,项崇周出生于贫苦的苗族雇农家庭。世世代代定居于云南边境麻栗坡猛洞野猪塘, 沈从文(1902—1988)中国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岳焕。笔名4499还有小兵。懋琳,炯之、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湖南凤凰人、苗族、     陶新春(1825—1867)原名陶正春?又名陶虎。贵州威宁人。太平天国革命时期黔西北苗族人民起义的著名首领,、橱房风水


苗族民风民俗有哪些、关于月亮的民风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