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民俗民居

关于月亮的民风民俗

  在威宁彝族回族自治县的苗族男女青年中,流传着一种传统的恋爱方式——踩月亮!这里的踩月亮与黔东南的“游方”大同小异!   踩月亮就是每当清风明月时,小伙子们拿1713着芦笙或木叶便走出家门,三三两两地来到山坡或高地上。趁着皎洁的月光。吹起动听的芦笙!木叶。优美动听的乐曲呼唤着寨内的姑娘出来赏月,颇有点“月上8548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味道!小伙子的芦笙或木叶吹 过三7094遍之后?仍不见姑娘的面、就说明姑娘已有对象或不喜欢这位小伙子!小伙子也不必再吹、若在吹则1698被认为不礼貌,   乐曲如呼唤来的姑娘!二人可通过对歌交谈!次数多了。就产生9258了感情、2359感情通过对歌来诉说。爱慕之情通过歌来倾吐、等到二人情意相通时。也就是有了感情基础、可互赠礼物表示定情,一般地说。小伙子送给姑娘的礼物是木梳。口弦或银器之类,姑6218娘回赠的是自己亲手织绣的花布带等,   这种恋爱方式是0634在月光下进行的饿?故叫踩月亮!   少数民族的祭月拜月习俗   在少数民族中同样盛行这祭月!拜月的风习!云南傣族在中秋之夜?盛行“拜月”风俗、傣族传说。月亮是天皇第三个儿子岩尖变的。岩尖是个英勇刚强的青年!他曾率领傣族人民打败过敌人。赢得3214了傣族乡亲的爱戴!后来。他不幸死后、变成了月亮。升向天空!继续发出柔和的月光,在黑暗中给傣族人民带来光明。每逢中秋节这天。小伙子一清早就带上火药枪上山打火雀?野鸡。猎取节日野味。姑娘。媳妇们忙着到湖边、池塘里抓鱼、他们都忙着准备节日的晚餐、老阿妈则忙着舂糯米、0853做大小不同的食物!四只桌角上各放一个糯米圆饼!每个饼上插一炷冷香。待到月亮从山林上空一升起来!就点燃冷香、全家大小开始“拜月”,然后,对空鸣放火药枪。以示对英雄岩尖的敬意!最后,全家老小欢乐地围坐在小方桌旁,品尝食物!谈笑赏月!尽兴方散!   鄂伦春人祭月时在露天空地放上一盆清水。摆上祭品,然后跪在盆前、向月叩拜、土族人用盆盛清水、将月亮的倒影受到清水盆中、然后!人们不停地用小石子打盆中的月亮,俗称“打月亮”,   广西西部壮族的“祭月请神”活动更典型,每年夏历八月中旬。有的就在中秋夜。人们在村头村尾露天处、设一供桌!供放祭品和香炉。桌子右边树一高约一尺的树枝或竹枝、象征社树。亦作月神下凡与上天的梯子!这里保存了古老的月亮神话因素,整个活动分为:请月3219神下凡?由一名或两名妇女作为月神的代言人。神人对歌、5473月神卜卦算命。歌手唱送神咒歌。送月神回天四个阶段。   蒙古族“追月”,,

关于民风民俗的小故事

   相传在远古时候!我们的祖先曾遭受一种的野兽"年"威胁。它捕百兽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时、还会闯入村庄!猎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终日,人和"年"斗争了很多年发现,年怕三种东西,红颜色!火光!响声、于是在冬天人们在自家门上挂上红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这天夜里、"年"闯进村庄、见到家家有红色和火光。听见震天的响声、吓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来 为了纪念这次胜利。每到冬天的这个时间!家家户户都贴红纸对联在门上!电灯笼。敲锣打鼓。燃放鞭炮烟花、夜里,通宵守夜,第二天、大清早互相祝贺道喜?这样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就成了"过年"、家里有小孩出生禁忌

潮汕民居民俗

  推荐参考:一、选择风水 旧时!在潮汕农村,人们对建造住宅十分讲究。从选择风水、动土建筑!上梁落成到进6396宅居住,都有一系列的习俗活动、 在潮汕人心目中、风水的好坏,关系到一家人的前途、命运。祸福!成败!因此、选择风0177水是建宅前的一件大事、“择风水”主要是察看这地基7501有没有“气”!潮汕风水学对于“气”的重视,包含着一个科学道理!“气”之说是从云气。水气、烟气以及人的呼吸之气概括而来。与生命有很大关系,人体内之气保持生机和力量、使身心得以持续的稳定、大地之气维持万物生长3526和代谢!故风水对“气”才1120特别重视?引出“天气”、“地气”。“阴气”。“阳气”,“风气”。“水气”等说法、实质上是追求人身的小宇宙之“气”与周围环境的大自然宇宙之“气”相协调、统一!以保证人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平和,从而有能力获得“滚滚财源”!因此。选择风水时特别忌讳“死气”!“煞气”!“泄气”。“漏气”, 如何察看住宅的“气”呢!主要在于察形:气者,形之微!形者、气之著。气隐而难知、形显而易见!地有吉气!土随而起、化形之著于外者也!气吉!形必秀润、特达。端庄,气凶、形必粗顽!欹斜、破碎!这就将抽象的“气”与自然环境的具体形态之间建立了沟通的桥梁,人要认真深入地观察自然形态、便可知“气”之吉凶顺逆。从而推导8135宅的祸福,选出佳地来, 如何看形?潮汕人通常会请专于此术的风水先生。其实。风水先4156生察看地形!也不外乎按照所谓的“地理五诀”━━龙,穴。砂!水向来看、“地理五诀”是风水先生选择风水的理论要诀,其实就把自然环境归纳为龙,穴!砂。水四大类。根据这四大类本身的条件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决定建筑基址及位置方向!所以对这四大要素的考察和踏勘构成了风水活动的主要内容:宅址如果近山地!则要求这山势饱满而且平缓、不宜太过陡峭。如果近水、应该1776是有源之水,也不能径直流去!这才能“聚财”。二。破土动工 选好宅基后。要在上面砌一小神龛,置香案供土地伯公(土地神),破土动工前。要举行“许土”仪式:即用三牲或五牲!纸钱祭拜土地伯。祈求保佑,设置土地神位之后、从破土开始。就必须以简单祭品(或糖果或饼干)祭祀。 动土时忌挖到棺材、尸骨!因为如果挖到这些。意味着这地方曾经作为“阴宅”、惟恐其灵魂不散,有所骚扰。因此,每当碰0393上这种情况,就焚香烧纸钱!恭恭敬敬将其迁到别的地方、不可乱扔! 另外。禁忌挖到“太岁”。《论衡.难岁》对此已有过记述,按过去记载“太岁”主凶的书籍。以《续夷坚志》、《酉阳杂俎》描述最为绘声绘色!元好问的《续夷坚志》载:许州人何信叔、他父亲死了!找了一2042个地方埋葬。当他带领仆人挖地时!挖出了一块肉块、如同面盆那么大。众人十分恐慌!连忙又将它埋上!不久!何信叔就死了,再不久!他的妻子以及亲属一共死了十多人、认识的人都说这是他们冲撞上了太岁土。《酉阳杂俎.续集》卷二也载:墨县一带有一个叫王丰的。同他兄弟几个人都不相信有“太岁”的说法,曾经在“太岁”的方位上挖坑、挖到一块肉块。大如斗。蠕蠕而动!于是王丰兄弟便将肉埋上、但怎0120么也埋不住,王丰等十分害怕,过了一夜,这肉块居然塞满了庭院,王丰兄弟以及家人在几天内都得了暴病而死、 为了避邪祛灾?人们除了设置土地神位外?还产生了一些禳解镇邪的方法。就是我们常见的:在宅基地上树立一块“石敢当”的石碑,有时候整个村子也会树石,6866这“石敢当”便常常设置在村落入口处。河边或池塘边,或者门前巷口!三叉路口的直冲处, 关于石敢当的来历,有这么一个传说:黄帝时代,蚩尤残暴,头角无人能敌!所向之物!玉石难存。黄4450帝屡遭惨败!有一次蚩尤登上泰山,在泰山上自称:天下谁敢当? 蚩尤的狂妄激怒了女娲。女娲遂投炼石以制其暴。上面镌“泰山石?敢当”!终2359致蚩尤溃败、黄帝乃遍立“泰山石敢当”, 蚩尤每见此石、便畏惧而逃,后在涿鹿被擒,囚于北极、从此“泰山石敢当”便成了民间辟邪神石,又有一说源于周朝。石敢当即是神名“石将军”、因姜子牙辅佐西岐文!武二王灭商纣有功,死后被谥封为“泰山━━石敢当”。其神权主执守鬼门关道、因东岳泰山雄伟富有神气。被视为具有无边法力的神、能镇压任何厉鬼,此后便衍化为驱邪之神!又据《姓源珠玑》载:五代刘智远的手下有一员猛将!叫做石敢当、生平逢凶化吉。御侮防危、是一员福将。因此石敢当死后!后世人凡桥路冲要处。必刻石志书其姓名!以捍卫居民!因此后人有诗赞曰:“甲胄当年一武臣、镇安天下护居民!捍卫道路三叉口,埋没泥土百战身!” 这些传说被风水先生抓住、加以利用!于是就使这一块石头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鲁班经》曰:“凡凿石敢当。须择冬至日后甲辰、丙辰。戊辰、庚辰,壬辰。甲寅!丙寅、戊寅,庚寅!壬寅,此十日乃龙虎日。用之吉!至除夕用生肉三片祭之、新正寅时立于门道,莫与外人见!凡有巷道来冲者,用此‘石敢当’”、三、上梁入宅 新宅的建造3288过程中!如果要立门柱。上大梁、都必须在下面铺上一块红布!包上几枚铜钱,红0957布用意在于辟邪!而钱币则意味着招财进宝! 新屋落成后、在搬进去居住前必须举行“净油火”和“谢土”仪式!“净油火”时、先用一口大铁锅煮沸一锅花生油、由7795一人用铁叉托起,一人端酒,进入房子正中。端酒者即喷酒下锅、只见酒落火起!浓烟滚滚。净油火的路线由上而下!先内后外。依次序进行。“净油火”意在将屋里的妖鬼驱逐出房子,因此,操持的人不能说话!不能中途停顿、屋里净毕之后。还要赶0928出屋外,并把油、酒倒掉、才算完毕!现时一般人家多燃放鞭炮,手持一大串长长的鞭炮。里里外外走遍?跟在拿鞭炮的人后面的另一个人!随手0765将手中神符贴遍各门窗。 净了油火!紧接着2665是“谢土”。分别在厅、房!厨等设置神位的地方摆开五牲设祭。并燃喜炮祭拜土地,答4523谢土地神功劳,祭毕,将五牲赠送工头!师傅,“红桃馃”分给泥瓦匠?以示犒劳。并且设宴请亲朋好友、亲朋好友必须带白糖。糯米和灯,镜等物品前来庆贺主人新居落成之喜, 以上这些旧习俗。有的是有些科学根据的!但也有一些是封建迷信、不能信以为真, 潮汕民居融汇千百年来潮汕人的智慧!如同山西平窑民屋的粗犷。瑶寨吊脚楼的野趣。江南徽屋的雅致。7850苏州园林的自然一样。潮汕民居也拥有自己的独特的文化内涵。潮汕农村,多聚族而居!沿江沿0108海平原地带!经济比较发达、许多2133望族多聚居在这些地方,旧县城也多有聚族而居情况、因此。城乡居民均有浓厚的氏族观念。体现在聚落建筑就是以姓氏宗祠为中心的围寨格局!清府县志载:“望族营建屋庐,必建家庙。尤加壮丽、”“雕梁画栋。池台竹树、必极工巧,大宗小宗!竞建祠堂!争夸壮丽。不惜赀费!”潮汕农村多聚族而居,而整个村寨!都依其7599宗族观念、风水观念,生产生活。防御功能以及某些美学观念来营建,因此潮汕民居的大格局便是独特的理想风水人居环境、同时潮汕民居直接地将大自然因素所谓“天时,地气。顺风”溶入建筑中。体现出人天和谐的统一境界和高尚心灵意境!潮汕民居6333的建筑方位一般是取朝南偏东的,以南为主、这样一来!冬天可挡住严寒的北风!夏天则可以接受凉快的南风。潮汕民居的主要样式在潮汕。农村传统民居的样式有多种多样,虽然现在的潮汕地区出现了许多的高楼大厦。但是在农村里。仍然保存着一3272些传统的老式民居,而且这些民居都是用形象生动的名字来命名的。如“四马拖车”,“四点金”、“下山虎”等等!四点金“四点金”是潮汕风俗的独特建筑。因其四角上各有一间其形如“金”字的房间压角而得名!在旧8193时只有富达的家庭才能建造。“四点金”的建筑格局跟北京的四合院有点像、外围一般有围墙、围墙内4250打阳埕!凿水井、大门左右两侧有“壁肚”,一进大门就是前厅,两边的房间叫前房。进去就是空旷的天井、两边各有一间房、一间作为厨房。称为“八尺房”。另一间作为柴草房!一般称为“厝手房”!天井后面就是后厅!也称大厅,是祭祖的地方、两边各有一个大房,是长辈居住的卧室,如果小辈住进去就是大不敬!所以潮汕话说“细仔弟住厝耳”。下山虎“下山虎”的建筑在潮汕地区农村较为普遍!又称为“爬狮”。顾名思义,“下山虎”的开头真有点如下山虎又似爬行之狮,建筑格局比“四点金”简单!比它少了两个前房,其余的基本一样,“下山虎”因为出入门路不同,因此有开正门和边门的区别,通常中间不开门!而是两边开门,两边的门又称为“龙虎门”。也既有开正门而不开边门的、“下山虎0829”形制十分古老,在广州出土的汉代明器和北京故宫博物馆藏的传为隋代展子虔所作的《游春图》中可见其前身。其格局与云南白族“一颗印”住宅也颇为相似!过去的民居,大多是一家一户住的?随着社会人口的发展和增加!一家一户住的形式渐渐被人们打破!现在,一个民居往往住着三!四户人家!这样的住宅!虽然住起来有些拥挤,杂乱!但是非常适合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交往。平2801整光滑的大理石铺就了天井,所9672有的房门之上亦绘有壁画!这些壁画的内容不同于“门楼肚”上的花花草草、而是民间广为流传的戏剧故事。神话传说、如“穆桂英挂帅”,“仙姬送子”、“郭子仪得宝”等等、正厅墙上则有一幅长壁画。多为“十仙贺寿图”。皆取吉祥之意。还有1940红色的檀木!蓝色的橼子(合称为“红桁蓝桷”)!这些丰富多彩的绘画使得“下山虎”成为一座真正的画苑!就像颐和园的长廊一样,有无处不在的艺术可欣赏。单独画并不能彰显华丽、还有更具潮汕文化艺术代表的瑰宝:巧夺天工的雕刻、金光闪闪的潮绣和栩栩如生的剪纸。以及永不褪色的嵌瓷使得整座“2927下山虎”富丽堂皇?美轮美奂、四马拖车“四马拖车”也称“三落二火巷一后包”。是“四点金”的复杂化、“四马拖车”整个建筑的各个部分都有它特殊的功能。头进的“反照”是为了遮挡路人和客人的视线,不致使屋里一览无遗,通廊是主人和来访客人停放交通工具的地方!南北厅是平时接待客人用的、而长辈们重要的会见和议事则在二进和三进的大厅进行!三进的大厅还设置祖龛供奉祖宗灵位,逢年过节、祖宗忌辰!家人要出国。就要开龛门祭拜抑或向祖宗“告别”、家人做了伤风败俗的事要绳之以家法,也要开龛焚香,让他在祖宗面前请罪!后库则是供办丧事时停放棺柩的地方。主体建筑的大房由长辈居住。最高长辈一般住在三进的房子。其它房间由小辈居住!磨房、厨房。浴室、厕所等生活用房都集中在左边的火巷,家中遇上办喜事,则各进大厅的禅门洞开、办丧事时更为隆重!不单要卸下“反照”!3035还要卸下各进的禅门,所有天井架上地板,天井的上空撑起帐篷!这样一来。一、二。三进形成了一个宽敞的大空间!便于进行各种活动,总的来说,主体建筑前低后高,每进递增三级石阶。这样便于突出主2666要厅堂?更重要的是为了不让前进遮住后进!保证后进的采光,后包是为了保护主体建筑和防盗而设,当然!像这样大规模的房屋!一般人家是无缘问津的、现存较完整的“四马拖车”、可在澄海县隆都镇的“慈黉爷故居”看到、,家里有小孩晚回家禁忌

什么民族有什么民风民俗

  各民族风俗习惯 汉族——大年初一、人们不扫地。不向外泼水、不走后门,不打骂孩子。互相祝贺0168新年吉祥富贵!万事如意。 满族——年节将近时、家家打扫庭院!贴窗花。对联和福字!腊月三十!家家0501竖起六米多高的灯笼杆?从初一到十六!天天红灯高挂、年三十包饺子!考究褶子多为好,子时煮饺子,有的里边包上铜钱!吃到者有好运,春节要拜二次,0688年三十晚上一次。为辞旧岁!年初一再拜一次!为迎新春,春节前还要举办跳马跳骆驼等竞赛?正月十五还有闹灯会、 朝鲜族——家家户户贴春联!做各式丰盛饭菜!吃“八宝饭”,除夕全家守岁通宵达旦!弹伽倻琴、吹洞箫!初一天亮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给长辈拜年、节日期间!男女老少纵情歌舞!压跳板、拔河,正月十五夜晚举办传统的庆祝集会,由被推选出来的3419几位老人、登上木制的“望月架”、伴着长鼓!筒箫。唢呐载歌载舞, 鄂伦春族——除夕。全家围坐。共进晚餐、品山珍。喝美酒,吃年饭。青年人给家族及近亲长者敬礼、叩头请安,午夜,人们捧着桦树皮盒或铁盒绕马厩数圈。祈祝六畜旺盛。初一、着新装互相拜年请安,青年男女聚在一齐跳转圈集体舞?有打猎舞。“红果”舞,“黑熊搏斗”舞等、 赫哲族——除夕、大家忙着做年饭,剪窗花。糊灯笼!初一。姑娘、妇女和孩子们穿上绣有云边的新装,去亲朋家拜年,用“4151鱼宴”款待客人、有酸辣风味生鱼、用味香酥脆的“炒鱼毛”和大马哈鱼籽、民间诗人向人们献诗,讲故事。妇女们玩“摸瞎糊”!“掷骨头”。青少年则进行滑雪!滑冰,射草靶、叉草球等竞赛! 蒙古族——五更吃饺子、放鞭炮与8027汉族同,此外、除夕要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初一凌晨晚辈向长辈敬“辞岁酒”、然后青年男女跨上梭马、骑串蒙古包、先给长辈们叩头祝福、接着喝酒跳舞!随后串包男女还利用这一机会廷行赛马竞赛、 纳西族——正月新春人们互相访亲拜友!轮流做客!中青年男子组织灯会,并与别村竞赛!城市!乡村都办灯会 灯会节目演的是本民族故事:如《阿纽梅说笑》,《老寿星放鹿》?《社戏夜明珠》!《狮子滚绣球》,《凰舞》等! 藏族——除夕之夜,举办盛大的“跳神会”,人们戴上假面具载歌载舞!8779以示除旧迎新,祛邪降福! 彝族——春节期间集会跳“阿细跳月”!有些村寨年初一取水做饭都由男子承当!让妇女休憩!以而对她们劳累一年的慰劳。 苗族——把春节称作“客家年”。家家户户杀2448猪宰羊!烤酒打粑庆丰收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还要唱《开春歌》!歌词大意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白族——白族人民从除夕开始互拜。赠予礼品、除夕岁守夜,子夜过后,男女青年争先挑水!以示勤奋,清晨,全家喝泡有米花的糖水。以祝福日子甜蜜,大家或结伴游览名胜古迹、或耍龙灯,舞狮子!打霸王鞭。 壮族——年三十晚上,家家的火塘上0541要燃起大火!终夜不熄!叫做“迎新火”,民间习惯包粽子过春节。节日期间还要组织丰富多采的民族文体运动庆祝!唱“采茶”。舞狮龙、跳打扁担舞!闹锣!打陀螺!赛球!演地方戏等, 京族——初一要拿上香烛到井边烧拜!叫“买新水”、藏族妇女初一的天不亮就要从河里背回“吉祥水”!以为初一的新水可以带来福音和好运。能保一年的吉利、 东乡族——喜欢在春节期间打土仗。以示对养育自己的土地的热爱之情。 羌族——每家每户要做各种油炸面粉小牛、小羊!小鸡等祭品!用以祭奠祖先和天神。过年要1988喝咂酒,大家围3862坛而坐。由最长者唱《开坛词》。然后用约二尺多长的麦管从左至右。依次咂饮! 鄂温克族——正月初一!互相拜年、非凡是对自己的长辈和亲戚务必在初一那天去磕头拜年!在年初一晚上,男女老幼集合在一个较大的房子里纵情地快乐,一般都由老年人召开这个5485娱乐晚会,由妇女们先开......余下全文>>!家里有很多驱邪摆件

中国各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

  坝地区!雨量充沛、四季常春!盛产稻谷,甘蔗!樟脑、咖啡等农作物、经济作物、出产柚木!紫檀、铁力木等珍贵木材。还有野象。犀牛。金丝猴!孔雀7365等珍禽异兽,被称为“孔雀之乡”。   傣族男子上身穿短衫,下着长裤。冷天披毛毡。多用白布或青布包头、有纹身的习惯,妇女穿窄袖短衣和筒裙!住房是干栏式建筑!西双版纳!德宏瑞丽一带的竹楼别具风格!傣族信奉佛教,过去西双版纳未成年的男子几乎都要过一段僧侣生活!识字念经、才5558能还俗回家,傣族人民能歌善舞,尤其是孔雀舞具有鲜明独特的民族风格。深受我国各族人民的喜爱、   黎族   7125黎族生活在海南省最南端“天涯海角”地区,这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钱铃双刀舞。打柴舞。舂米舞等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黎族妇女精于纺织,宋末元初!著名纺织家黄道婆高超的纺织技术!就是在黎族地区居住了40多年学到的!黎族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甘薯等!还盛产橡胶、   黎族妇女在脑后梳髻,上插用箭猪毛或金属!牛骨制成发簪、披绣花头巾!上衣对襟开胸无扣、下穿无褶织绣花纹的统裙。盛装时戴项圈!手镯、脚环。耳环等,男人上穿8735无领对襟衣服,下穿前后两幅布的吊幨!部分地区的黎族人保留着纹面!纹身风俗、黎族人喜欢吃水饭、肉食用火烧或生腌!腌肉掺加米粉、野菜等!酸渍后长期保存、   蒙古族   “蒙古”最初只是众多的蒙古地区部落中的一个!后来演变成民族的名称、他们的生活方式独具特色。他们冬季穿穿皮衣,外罩丝绸或布面,夏季穿布袍!袍身肥大不开叉、俗称蒙古袍。他们居住的是圆形的蒙古包!蒙古族人民喜欢吃牛羊肉和奶食品,喝红茶!   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以及新疆。青海,甘肃。河北和东北三省等地区。   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自称“维吾尔”、有“联合”!“协助”的意思、他们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多聚居于天山以南的各绿洲、也有少数分布在湖南省桃源、常德等县!   维吾尔族很早就从游牧畜牧业转向定居农业了?南疆干旱而温暖?北疆寒冷、雨雪充足!在盆地边缘和戈壁上开发绿洲!是维吾尔族农业的一大特色!维吾尔人一般穿棉布衣。男子穿的对襟长3781袍称“袷袢”、妇9091女在宽袖衣裙上套黑色对襟背心、男女老少都爱戴四楞小花帽。俗称“尕巴”、未婚少女梳十几条发辫,以长发为美、饮食方面以面为主。喜欢喝奶茶,吃用玉米面或白面烤制的馕,抓饭是节日和待客不可缺少的食品,用羊肉!羊油!胡萝卜!葡萄干!洋葱!大米制成!用手抓食!别有风味,   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和木垒,巴里坤两个自治县、少数分布在甘肃和青海等地!   哈萨克族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生活习惯和风俗!他们的服装多用皮毛制成。长袖肥身、便于骑乘!男子在6847冬天穿皮大氅?腰系皮带!右侧佩挂小刀!妇女穿连衣裙,天冷时外罩对襟棉大衣!姑娘们的花帽上常用猫头鹰羽翎做帽缨,十分美丽,妇女们所戴的白布披巾绣有各种图案。哈萨克人以肉类和奶制品为主食。哈萨克牧民按季节转换牧场!春。夏!秋8096住圆形毡房!俗称“宇”。冬季住平顶土房!   哈萨克人热情好客、进餐时,主人献上羊头,客人要将羊头右面颊上的肉***下来放在盘中、再***一只羊耳给座上的年幼的人,这是表示接受的礼节,   藏族   藏族分布在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他们大多居住在高原地区!从事高原畜牧业。   藏族人信奉喇嘛教,即藏传佛教、过去、喇嘛教的上层人物与各地豪强结合!在西藏,青海等地形成了政教合一的封建统治,15世纪以后!尊崇达赖和班禅两位活佛!以前,藏族地区实行封建农奴制。占人口95%的农奴被剥0481夺......余下全文>>。家里有桃树风水怎么样

哈萨克族民风民俗

  新疆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的服饰别具一格!男子冬季一般头戴用黑3265羊羔皮?狐狸皮或水獭皮做里,外覆各色鲜艳绸缎。有两个耳扇。后面有一个长尾扇。顶饰猫头鹰毛的四棱尖顶帽(吐马克)或尖尖帽!夏天一般戴用白毡和黑平绒制作的分瓣翻边帽、上身内穿高领花边衬0980衣或条格衬衣、衬衣上穿坎肩,坎肩上穿短上衣。再套长袷袢、下身内穿白布长裤!外衣!冬春多穿用老羊皮缝制的皮大衣和大裆皮裤。夏秋多穿用棉布或毛布制作的长襟大衣和大裆皮裤与条绒夹裤,腰扎镶嵌有金。银。珊瑚,珍珠、玉石等饰物的腰带!腰带左侧多挂皮囊,存放杂物!右侧佩戴小刀!脚穿长筒皮靴!骑上俊马!英武洒脱、哈萨克族妇女的服饰异彩纷呈、极其讲究,   头饰主要有帽子和头巾两种。未出嫁的姑娘一般多戴“塔合亚”,“标尔克”和“包头巾”。“塔合亚”是一种用红、绿或黑色绒布制作、金线绣花,并用珠子镶成各种美丽图案的硬壳圆斗形帽子!帽顶上插一撮猫头8420鹰的羽毛。“标尔克”是用绸。布和0331水獭皮做的圆形帽?帽顶上绣花并有猫头鹰羽毛、在帽顶与帽沿之间有珠饰镶嵌,“包头巾”的四角绣有各种花纹!姑娘出嫁时!戴一种名叫“沙吾克烈”的尖顶帽。帽体用毡制作!梗覆布、绒和绸缎!上面绣花并用金银珠宝装饰,帽子的前方还饰有串珠垂吊脸前、婚4857后一年之内戴这种帽子。穿红绸子做的衣服?使人一看8382就知道是新婚妇女,一年后换戴花头巾!生下第一个孩子后换戴一种绣有“颊克”花纹的“克衣米谢克”、“齐拉吾什”套头巾(用白布制作。类似盖头巾。大而宽,遮住头。肩及腰部!直到臀部以下。戴上后只露出面部),三,四十岁以下的妇女佩戴的“克衣米谢克”绣有各种图案、年长的妇女或者子女多的妇女一般不讲究服饰,只佩戴花纹不太鲜艳的‘克衣米2090谢克”,或者只戴白8888色头巾,身上穿穿袖子绣花!下摆多褶,色彩鲜艳的连衣裙。夏季,裙子外套坎肩或短袷袢、冬季则穿条绒棉大衣、脚穿皮靴和套鞋、     哈萨克族--民居   为了便于游牧,哈萨克族很早就创造了容易搬迁的房屋—毡房、它的主要构件是用羊毛织成的毡,红柳木栅栏!本撑杆!圆形卷顶和毛线编织的菠哀草帘。这些构件都可以就地取材、自己制作,拆或装毡房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搬迁时用骆驼或牛就可驮运、   毡房是哈萨克族民间建筑、春!夏!秋三季!哈萨克牧民住“宇”。是可以拆卸和搬运的圆形毡房、冬天则在冬季牧场(俗称“冬窝子”)修建平顶土房、毡房一般就地取材!用红柳做,家里有梧桐树风水好吗

学了本组课文,我们了解到不少民风民俗,请列举其中的三例。

1.客家民居。客家人一般圆形房屋! 2.傣家竹楼。傣家人一般住用竹子桌的房子, 3藏戏,藏家人唱藏戏, 参考资料:老师讲过 、家里有樱桃树风水好吗

彝族的民居有什么特点?

彝族的房屋结构有的地区和周围汉族相同!凉山彝族居民住房多用板顶。土墙;广西和云南东部彝区有形似“干彝族栏”的住宅,土掌房--彝族独特的民居建筑:彝族的"土掌房"与藏式石楼非常相似,一样的平顶、一样的厚实、所不同的,是它的墙体以泥土为料,修建时失用夹板固定。填土夯实逐层加高后形成土墙(即所谓"干打垒")、平顶的制作也与石楼相似!也具备晒场的功能。土掌房分布在滇中及滇东南一带,这一带土质细腻、干溼适中。为土掌房的建造提供了大量方便易得1787的材料和条件,彝族民居土掌房 彝族住房多为三间或五间,正中一间为堂屋?是家庭成员聚会之所、亦为接待客人之所。靠墙壁左侧,设一火塘、火塘边立石三块成鼎状!锅支其上。称为"锅庄",锅庄严禁人踩踏跨越。否则认为不吉,锅庄上方。以蔑索吊一长方形木架,上铺竹条,作烘烤野兽干肉或蒜头!花椒、辣子之用。火塘用以煮饭、烧茶,取暖和照明,彝族一家老幼。常围火塘而坐、叙天伦之乐!火塘成为彝族传递文化的场所。一般彝族人家。则在火塘边铺一草蓆!身裹披毡而眠。 。家里有煞的位置是哪里

土家族的民风民俗

  土家族的传统节日有:吃新节。舍巴日、赶年。牛王节!花朝节,洗神节等,     土家族     礼仪主要有:见面要互相问候、家有来客。必盛情款待、若有是逢年节到土家人家里做客!主人还会拿出雪白的糍粑去烤,待烤得两面金黄开花时。吹拍干净、往里灌白糖或蜂蜜!双手捧给客人。有的地方给客人吃糍粑还有些讲究、即把烤好的糍粑给客人后、客人不得吹拍火灰。要接过就咬、这时主人会抢回去吹打拍净、蘸上糖再给客人、     饮食习惯     土家族日常主食除米饭外、以包谷饭最为常见,包谷饭是以包谷面为主。适量地掺一些大米用鼎罐煮!或用木甑蒸而成,有时也吃豆饭,即将绿豆。豌豆等与大米合煮成饭食用!粑粑和团馓也是土家族季节性的     包谷饭     主食,有的甚至一直吃到栽秧时,过去红苕在许多地区一直被当成主食、现仍是一些地区入冬后的常备食品、土家族菜肴以酸辣为其主要特点、民间家家都有酸菜缸!用以腌0018泡酸菜?几乎餐餐不离酸菜。酸辣椒炒肉视为美味,辣椒不仅是一种菜肴、也是每餐不离的调味品!如插秧季节。早晨要加一顿6724“过早”,“过早”大都是糯米做的汤圆或绿豆粉一类的小吃!据说“过早”餐吃汤圆有五谷丰登,吉祥如意之意,土家族还喜食油茶汤。      节庆食俗     土家族民间十分注重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年最为隆重!届时家家户户都要杀年猪!染成红。绿色,晾干而成!做绿豆粉。煮米酒或咂酒等。猪肉合菜是土家族民间过年、过节必不可少的大菜,每年农历二月二日称为社日、届时要吃社饭,端阳节吃粽子,糯米粑粑是土家族民间最受欢迎的食品之一,重阳节打粑粑。女儿“坐月”送粑粑。修房上梁抛粑粑,节日里馈赠亲友,一般也都是互送粑粑,除糯米粑粑外,还有高梁粑粑、小米粑粑。包谷粑粑等!腊肉是土家族的上等大菜。冬至一过、将大块的猪肉用     石耳炖鸡鸭     盐。花椒。五香粉腌制好!吊挂在火炕上!下烧柏树枝田!烟熏而成!一般说请客人吃茶是指吃油茶!阴米或汤圆,荷包蛋等!湖南湘西的土家族待客喜用盖碗肉、即以一片特大的肥膘肉盖住碗口!下面装有精肉和排骨。为表示对客人尊敬和真诚。待客的肉要切成大片!酒要用大碗来装、无论婚丧嫁娶、修房造屋等红白喜事都要置办酒席、一般习惯于每桌九碗菜!七碗或十一碗菜、但无八碗桌!十碗桌!因为八碗桌被称勺吃花子席。十碗的十与石同音。都被视为对客人不尊!0127故回避八和十!土家族置办酒席分水席1541(只有一碗水煮肉!其余均为素菜,多系正期前或过4283后办的席桌)!参席(有海味)、酥扣席(有一碗米面或油炸面而成的酥肉9790)和五品四衬(4个盘子?5个碗!均为荤菜),入席时座位分辈分老少、4944上菜先后有序?土家族的饮酒,特别是在节日或待客时。酒必不可少!其中常见的是用糯米。高梁酿制的甜酒和咂酒。度数不高,味道纯正。     祭祀食俗     土家族过去迷信鬼神,崇拜祖先。每逢年9912节都要大敬祖先。初一!9416十五也要进行小敬!祭祖的食品有猪头!团馓。粑粑、鸡鸭和五谷种等、有的在7454每餐饭前,先用筷子夹少量的菜插在饭上敬默一会儿!表示请已故先人先吃。然4787后自己才开始食用!农历六月六日为祭土王、每个村寨都要设摆手堂?将猪头!果品等祭品放摆手堂前,十月朔日祭冬,宰鸡鸭设筵宴客。此外,土家族还敬灶神,土地神!五谷神、豕官神。在修房造屋时祭鲁班!祭品除酒肉外,还要一只大公鸡。     典型食品     土家族人最爱吃粑粑(糍粑)腊肉。油茶!白辣椒等食品!此外还有:合菜、土家族逢年过节最常吃的菜!时常同包谷烧酒一起上桌。团馓!土家族风味小吃,用糯米饭加工后炸制而成、常用来泡水当茶为客人洗尘!绿豆粉(米粉),用大米绿豆等原料制成、油炸粑。又名油香或“灯盏窝”、是以大米,黄豆为主要原料炸制而成。     婚姻礼仪     ......余下全文>>。家里有病人怎么调风水民风民俗民居

乌孜别克族的民风民俗

  乌孜别克族9650日食三餐。主食以面米为主,面食以馕最为常见、其做法与维吾尔族烤馕方法大同小异、 按传统习惯、男女青年结婚必须遵循先长后幼的原则,即兄未婚!弟不可娶。妹不可先嫁!姐未嫁,弟不可娶妻。妹不可嫁人,用餐时,长者居上座、幼者居下、家庭人口多的人家、还分席用餐,一般情况下孩子和妇女要另设一席!过去许多食物都手抓食。因此饭前饭后都要洗手。吃饭时严禁脱帽。不能当着客人的面咳嗽,。家里有病人风水注意


民风民俗民居、关于民风民俗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