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有什么传统节日

纳西族的本地的一些传统节日和风俗

  儿童水彩画国民传统节日 舞龙狮 舞龙俗称 玩龙灯 ,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每逢喜庆节日!尤其是在元宵节期间、很多地方都有舞龙的习俗、舞龙时,龙跟着绣球做各种动作!或腾跃,或滚动、或盘起。或穿插。不断地展示扭,挥。仰!跪!跳、摇等多种姿势,下面就让我们一,

什么是传统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   第年第一个节气:打春     (每年的第一个节气就是“立春”。人们通常叫“打春”。为什么这么叫呢。我国历史上有这样一种风俗,每年立春这一天,人们穿上节日的服装。抬着一头纸糊的大耕牛。载歌载舞上街游行,游行后。把纸糊的耕牛抬到县衙的公堂上,由县官新自执鞭打三下!意思是:大地回春、赶紧耕种!因此。人们就把0675立春叫做“打春”?)     一月一日:元旦     (“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元是开始!第一的意思!旦是会意字!上8689面的“日”表示太阳?下面的“一”表示地平线?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象征一天的开始,元旦,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公历1月1日、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元旦节、我7980国历代的元旦?日期并不一致,如夏代是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等等。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会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又称“上元节”。即阴历正月十五日,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在古书中。这一5980天称为“上元”。其夜称“元夜”,“元夕”或“元宵”!元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由于元宵有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又习称为“灯节”。此外还有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等风俗、我国古代历法和月相有密切的关系,每月十五!人们迎来了一年之中第一个月满之夜。这一天理所当然地被看作是吉日!早在汉代、正月十五已被用作祭祀天帝、祈求福佑的日子。后来古人把正月十五称“上元”,七月十五称“中元”!十月十五称“下元”,最迟在南北朝早期?三元已是要举行大典的日子。三元中、上0339元最受重视?到后来。中元、下元的庆典逐渐废除!而上元经久不衰,)     三月八日:妇女节     三月十二:植树节     清明1285节前一天:寒食     (旧俗中的一个节日!在清明节前一天[一说清明前两天]!春秋时已出亡多年的晋国公子重耳回国即位[即晋文公]。封赏随其亡的臣子,唯独漏掉了介之推,介之推于是携老母隐居绵山[今山西省介休县东南]、晋文公得知后欲加封赏、寻至绵山!找不到他,便想烧山逼他出来,但介之推坚持不出。结果母子二人俱被烧死!晋文公于是规定每年这一天禁止人们起火烧饭,以寒食表示悼念、后来便形成了在寒食这天寒食!扫墓的风俗,)     四月五日:清明节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3592何处有、牧童遥5410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7761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五月一日:劳动节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阴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端午”本名“端五”、端是初的意思、“五”与“午”互为谐音而通用。是我国的一个古老节日,我国古代最早的爱国诗人屈原   2188  遭谗言被放逐后。目睹楚国政治日益腐败,又不得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无力拯救危亡的祖国,于是自投汩罗江以殉国,此后、人们为了不使鱼虾吃掉其尸体!纷纷用糯米和面粉捏成各种形状的饼子投入江心!这便成为后来端午节吃粽子、炸糕的来源、这5489风俗已传......余下全文>>!买车颜色风水讲究

传统节日有哪些传说

  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是中国七大传统节日!     春节相关传说     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百姓、      因此?每到8245除夕这天,1679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6487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9697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      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惊惶失色!狼狈而逃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噼里啪啦"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走亲访友,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8826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清明节的由来与传3811说:     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八字命宫测你今生财运

纳西族的民族风俗30字

  纳西族热情好客,每当猎获归来,凡路遇的行人都可分得一份猎物。贵客临门、主人要做六样或八样菜进行款待。   忌讳有:骑马到寨前必须下马!也不能把马拴在祭天堂的地方。不能登踏三脚架,也不能翻弄灶里的灰。祭天堂、祖先!战神时!忌外人观看。忌在门槛上坐和用刀斧在门槛上砍东西,有的地方还忌在家里唱山歌!不许杀耕牛、驮马和报晓的雄鸡,忌食狗肉。,秘传阴基阳宅风水败法

壮族的传统节日

  壮族的传统节日包括:年三十晚、春节、春社节。花王节、清明节。庙会!三月三歌节。花炮节!端午节、尝新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庆丰节。冬至节,送灶节、   参考资料:www.nanning.gov.cn/...5.html。男人耳朵长痣面相图解

仫佬族有哪些传统节日

  仫佬族过去崇信多神、节日较多,   一年之中除十月!十一月之外、几乎每个月都有节日?   三年一次的“依饭”节4918也叫“喜乐厚”是仫佬族最隆重的节日!“依饭”的目的主要是向祖先还愿。祈保人畜平安!五谷丰收、   仫佬族特殊的节日有:三月初三婆王节(又称小儿节)、其活动是以村寨为单位举行祭祀、四月初八牛节!其活动是让牛休息!并拜祭牛栏神、五月初五端午节。除具有与当地汉族,壮族的端午节相同的内容外!各村寨还抬纸船巡田垌驱虫。以保丰收。六月初二为吃虫节!是发扬除虫方法的传统节日!八月十五为后生节,是各地青年男女开展“走坡”社交活动的节日!还有三年一大庆、一年一小庆的7057依饭节,每逢立冬后“吉日”举行、大庆以村寨(宗教)为单位!备办猪羊祭宗庙、举行演戏,舞龙舞狮。唱山歌等活动、小庆则一家一户单独活动、!看风水农村水井位置

5月有哪些传统节日阿?

  5 月 份的节假日:     5月1日 国际劳动节 1889   国际示威游行日   5月3日 世界哮喘日   5月4日 中国青年节 1939   五四运动纪念日 1919   科技传播日   5月5日 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 1994   5月8日 世界红十字日 1948   世界微笑日   5月12日 国际护士节 1912   5月15日 国际家庭(咨询)日 1994   5月17日 世界电信日 1969   5月18日 国际博物馆日   5月20日 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 1990   中国学生营养日 1990   5月26日 世界向人体条件挑战日 1993   5月30日 "五卅"反对帝国主义运动纪念日 1925   5月31日 世界无烟日 1988   5月第二个星期日 母亲节 1914   救助贫困母亲日 1997   5月第三个星期二 国际牛奶日 1961   5月第三个星期日 全国助残日 1990   ---------------------------------------------------------------------------------------------------------------------------------------------------------   5月的传统节日只有端午节.     端午节在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今年是在阳历的5月31日.     site.baidu.com/list/wannianli.htm   ---------------------------------------------------------------------------------------------------   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   ---------------------------------------------------------------------------------------------------   www.china.org.cn/ch-jieri/duanwu/1.htm     端午节简介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8527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余下全文>>?男人看手相掌纹命运

纳西族建筑民俗

  一。纳西族民居建筑的发展流变     纳西族的居住建筑因历史发展阶段不同、可分为巢居,洞穴,窝棚(风篱)泥式建筑!井干式木楞房?土木结构瓦房、砖瓦钢混结构的七个发展阶段、从内容上分可分为以丽江古城为代表的古镇民居!以坝区为代表的农村民居,以山区为代表的木楞房民居!以永宁纳日人为代表的母房民居、大多以木楞房,草房为主,普遍地兴建楼房是建国,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     东巴经书中有巢居!洞穴居。窝棚居的记录。这与人类建筑起源是一致的,至今纳西族一些偏远地方仍保留有古老的居住形式,如在四川左所纳日人中就有风篱式的建筑:在四周垒以土块,辅以木架!上覆木板或草?中设火塘。(见图)从古老的纳西象形文字看。“房”,“屋”的书写形状中就可以看出、纳西族进入有文字社会阶段后?已经告别了原初的原始居所!已经构建了不同的民居、如上盖木板片的“板房”(g'33dMi31)及盖草的“草房”(z'33dMi31)!这些房因盖物不同而得名?但其房屋构建结构可能同为木楞房!纳西族人称木楞房为“si55li31dMi31”,意为梨木房、这种井干式建筑是纳西族传统的建筑、在清代光绪《丽江府志稿》卷一中就有记载:“麽些蛮所居。用0289圆木纵横相架!层而高之、至十尺许、即加椽桁、覆之以板!石压其上、房内四面皆施床榻!中轩火炉、高与床齐。用铁锢,刳木甑,炊灶其上”!     这种木楞房高约3—4米。一般为平房、四周由木椽垒架而成!在每根椽子之间两端皆有缝合切口,地基要求高出水平面1—2尺,上盖以栎木片或麻杆为主。并压上石块!以三间为主!厨房较之圈房!住房更宽大5—10平方米、一般分为两间。中房占三分之二、为做饭,休息睡觉的重要场所!火塘靠正后墙角边,高约2—3尺。面积为2米见方、中置火塘、四时不熄,喻其家道长年不衰、蒸蒸日上!四周为座位。兼职床榻。正上方俗称“格固鲁”(意为正上座)、一般为家中主人或尊客所坐。其上墙上高有神位!为烧香敬祖之处,偏间为储藏粮食之所,屋内有母柱,为一家神圣之处!上挂有素兜篓。系家神“素”的所居之处。婚丧嫁娶都要祭素神、   木楞房是纳西族地区山村在改革开放以前的主体建筑!主要是因为投资少!可以就地取材!尤其是生态植被较好的时期?大多数村民一般一家有一栋三间的木楞房。而2485且都是人畜杂居,现在基本上每一家都有一栋楼房。尚存的木楞房也不再住人,主要是关牲畜或放杂物、至今纳西族山区仍保留着不少木楞房的建筑!     汉式6235建筑在明清两代兴起?明时丽江古城就已经初具规模,“宫室之丽,拟于王者”的木府大型建筑群已经成为当地建筑杰7747出代表!古城为中心的周边地区也逐渐向土木结构的瓦房过渡。到清末时!三坊一照壁、一进两院!两坊拐角。四合院等汉式建筑样式已经在乡村较为普及了、同时!各种寺宇。道观,神祠也遍布城镇乡村。同样成为纳西族建筑一大观、但直至本世纪50年代初。纳西族的社会是多种形态并存。甚至在同一民族的不同地区之间也存在不同的社会形态,纳西族地区的建筑仍呈现出不同的特色,     二,丽江纳西族民居     丽江纳西族民居建筑基本以土木结构的楼房为主,一般是高约6——7.5米的两层土木结构平房,楼房!布局形式0889有三坊一照壁、一进两院!两坊拐角!四合院,其中以三坊一照壁为主,经济困难的人家。也有修建“两坊房”和“一坊房”的、待经济好转之后,再逐步扩充,三坊一照壁,即主房一坊,左右厢房二坊、加上主房对面的照壁。合围成一个三合院,一般来说5292三坊皆两层。朝东的正房一坊及朝南的厢房一坊楼下住人、楼上作仓库。朝北的一坊楼下当畜厩、楼上贮藏草料!天井除供生活之用外。还兼供晒谷子或加工粮食之用!故农村的天井稍大。地坪......余下全文>>。人中面相算命图解大全

纳西族与彝族火把节传说的区别

  彝族火把节传说:   很久以前、天上地下相通。有一年。天神思体古惹派思惹阿比到人间收税!由于人间闹灾害而歉收。人们交不起租税,人间一位能吃铜铁的大力士俄体拉巴便把收税人思惹阿比打死了,天神大怒,先发洪水想淹没地上的人类,但洪水被人们战胜了、天神又放出各种害虫到人间来吃百姓的庄稼!俄体拉巴和大伙儿围在火塘旁商量治虫的办法、无意中发现一只掉进火塘里的虫很快就被烧死了,于是。俄体拉巴就组织大伙儿举火把烧虫、最终战胜了虫害。夺得了丰收、久而久之相沿成俗,形成了彝族的火把节!   纳西族火把节传说:   天神子劳阿普嫉妒人间的9976幸福生活。派一位年老的天将到人间、要他把人间烧成一片火海、老天将来到人间,看到一个汉子将年纪稍大的孩子背在身上,年小的孩子反倒牵着走!他感到奇怪!细一问方知背着的孩子是侄子,牵2084着的孩子是儿子!因哥嫂已死。汉子认为应该好5795好照料侄子,老天将为这样的人间美德深受感动!想着人们的心地是如此善良,怎忍加害于他们!便将天神烧毁人间的消息告诉给那汉子!要他告诉人们于六月二十五那天事先在门口点燃火把!以此免去灾难。于是千家万户都在这天晚上点起了火把,天神以为人们早已在火海中灭亡,便沉沉地睡去,再也没有醒来。后来、纳西族人民就把这天定为火把节,   火把节是彝!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民族的古老而8706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一般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主要活动有斗羊、斗鸡、斗牛。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薄情寡义面相纳西族有什么传统节日

土族的传统节日有那些?

  土族人民的重要节日有?农历8486正月十四日佑宁寺官经会,二月二威远镇擂台会!三月三!四月八庙会、六月十一丹麻戏会、六月十三!二十九“少年”会,七月二十三至九月民和三川地区的“纳顿”(庆丰收会)等等!其中擂台会,丹麻戏会和“纳顿”最具民族特色,届时,除举行赛马、摔跤,武术和唱“花儿”等传统娱乐活动外。还举8522行物资交流会!此外。与汉民9423族一样!也过春节!端午节等!   春节!春节是土族最盛大的节日!节前十多天就开始各种准备、村村0536户户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除夕吃年饭。唱家曲。给将要出嫁的姑娘举行“戴天头”仪式!各家各户行接神礼!同时还要敬奉灶神和门神、大年初一、全家大小跪拜神佛!祈求一年平安!然后给远方亲友拜年,进行娱乐活动、正月十五年节结束。   观经会!亦称“观9518经法会”。土族语称“蓝迦”!青海互助等地土族的民间盛会、每年农历正月四日和六月初八,初九日在佑宁寺举行。届时。人们身着洁衣、到寺1592院磕长头!点酥油灯!滚忙茶(3423施舍茶)、布施!供饭、转斯古拉(转山)、煨桑等!瞻仰大型佛像。观看喇嘛跳欠(神舞)。此外。会上还进行物资 交流和赛马。射箭等活动、   晒佛节!青海互助土族的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届时、佑宁寺的喇嘛们将香巴大佛像由大经堂檐前直挂到铺有地毯的经堂台阶上!虔诚的信徒们给佛像磕头膜拜!献上供品,喇嘛从早到晚诵经不停。附近的群众纷纷争相赶到庙中观拜,   正月十五。青海互助土族的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过节。白天男女青年到威远镇看社火、晚上!在自家门前点燃十五堆火!全家大小都要从每个火堆上跳过三次,认为这样一年中全家人可以不得病,健康长寿,   擂台戏、亦称擂台会!青海互助一带土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日在县府所地在威远镇举行、宋代威远镇名为“牧马营”,节日这天,人们盛装打扮、纷纷来到会场!特别是许多著名的花儿歌手!远道跋涉而来。试与当地歌手比高低,人们各自选伴结伙!分成若干赛场,每组七至十人左右。在广场上摆开阵势对唱。当比赛进入高潮时,各场涌现出许多新的歌手!然后组成新的小组!继续比赛对唱、直到暮霭降临,人们才陆续离去、对歌优胜者被誉为“花儿王”!当众披红挂彩。除唱花儿外。节日的主要活动还有物资交流、唱戏,赛马!摔跤、武术表演等。   鸡蛋会:青海互助。大通等地土族的传统节日,节日时间为每年农历三月三日或三月初八日,三月十八日、因地而异,届时、在寺庙里举行献牲酬祭,请法师诵经跳酬神舞。以禳灾祛祸。保五谷丰登,人畜两旺。与会群众还随身携带许多熟鸡蛋!一是自食。二是相互敲击作戏,   青苗会。青海互助县龙王山一带土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至六月,由巫师择日举行!源自明洪武年间激1368-1398年),龙王显灵。庇佑土族牧民的传说、节日早晨人们先到广福寺点灯焚香。顶礼膜拜,请出龙神轿杆、护法神箭。然后组7940成仪仗队前行,队伍排成单行、有的击鼓鸣金。有的吹海螺牛角!随行的众人手持柳条、直到大东岭休息!野餐!漫花儿,随后登山踏青、巡视田禾!并借用神的名义约束乡民不准在田地里放牧牲畜,不许砍树践踏青苗,此节。实为保护农业生产的一项活动、   花儿会,土族传统节日,节日时间因地而异。主要的花儿会有:五峰山花儿会?流行于青海互助一带、每年农历六月初六日于五峰山举行。五峰山座落在互助县西垣!因山峰形状与人手五指相似而得名,五峰山翠峰青峦、雾披云裹!泉水潺潺、风景优美。每逢节日。山上山下!锣鼓喧天!人来人往!川流不息、或观赏浏览,或赛歌比舞,台上纵情高歌唱花儿、台下集体对歌!此起彼伏!花儿会还是城乡物资交流的盛会。   此外......余下全文>>。夫妻十二生肖五行配对


纳西族有什么传统节日、什么是传统节日